東亞百年巨變

甲午戰爭(1894)是近代東亞史的分水嶺,乙未抗日(1895)則是甲午戰爭的延伸。甲午、乙未兩場戰役是近代東亞受到西洋刺激後的第一次現代化之總結,明治日本的路線取得勝利。中國受此衝擊,各種變革方案紛紛出籠,康、梁的變法與孫、黃的革命都是源於甲午─乙未此條歷史軸線的影響。近代最重要之啟蒙思潮的發動者嚴復,也是受甲午戰敗之重挫,乃大量譯述西方見聞。台灣則在乙未這一年,淪為新興日本帝國的殖民地。 

甲午─乙未的時間軸線,範限前後百年東亞板塊的走向,日本複製十九世紀殖民帝國的模式,中國則在戰敗後加速歷史前進的步伐。甲午、乙未既蘊含西洋近代性在東亞的發酵,也隱隱牽動此後東亞史諸國的命運,其影響直接及於廿一世紀的中、日、韓以及兩岸關係。台灣是甲午戰爭的直接受害者,也是乙未戰役的當事者,反思甲午戰爭與乙未抗日,此事不僅獨具歷史懷古的意義,亦可洞觀島嶼今日之處境。

此次特展分為以下三個單元:「圖繪戰爭」、「殖民海桑」與「烽火尺牘」。希冀透過錦繪圖像中的戰爭速報、軍士征伐日誌中的戰況實錄、烽火如荼中的尋常尺牘,以及地圖不經意間所透露的領地想像,呈現帝國凝視的殖民之眼、在地文人的心境映現,以及戰事行伍間的軍旅生活與台灣印象。
圖繪戰爭(甲午戰爭)
豐島海戰拉開甲午戰爭的序幕,也是日本聯合艦隊和北洋水師的首次交戰。自是役後,無論是陸上交鋒亦或海戰對峙,清國皆屢嘗敗果。烽火連天的兵燹,除燭映東亞詭譎變幻的戰略格局,也同時見證清日兩國勢力的此消彼長。割地賠款的強烈衝擊,更使風雨飄搖的清國,恍如大夢初覺,也使其富國強兵的文明想望,頓成不堪一擊的海市蜃樓。
此次展覽有關甲午戰爭的錦繪作品,相當完整的含納兩國戰線與時推移的激戰場景。從豐島海鬥,到成歡、牙山與平壤的逐戰;從黃海制海權的拱手以讓,到旅順、威海衛的陷落,甚至是馬關媾和談判之約,都可以透過繪師的丹青健筆,重現戰場彈丸雨飛的真實樣貌。

圖繪戰爭(乙未攻台)
馬關締約之後,山河雖一夕易幟,但清國廷臣疆吏紛上奏疏諫阻割台,台灣官紳則在爭取外援之際,亦成立「台灣民主國」,以表不願歸日之決心。一時之間,頗有吳德功在〈割台有感〉詩中所云:「西清諫士圖恢復,東土遺民欲挽回」之感。
6月2日,李經方和樺山資紀於基隆外海正式完成交割台灣事宜,清廷棄台已成定局。在台官民義不臣倭,遂於各地組軍,展開負隅之抗。而近衛師團自3月底攻占澎湖,並於5月29日登陸澳底以來,雖從基隆、新竹、彰化乃至台南一路長驅直下,但其苦戰征伐之路,亦因傳染病的蔓延以及台人的奮勇蜂起而備嘗艱辛。日軍不但傷亡人數甚鉅,連統率近衛師團攻台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,亦因此役客死異鄉。

殖民海桑
日本對台灣的殖民野心,早自「牡丹社事件」(1874)就可知其端倪,當時日方代表大久保利通,曾將談判備忘錄石印後,留交黑田清隆存考。而黑田清隆在馬關條約媾和之際,又再次將其轉予全權辦理大臣伊藤博文與陸奧宗光,希望談判得以知己知彼、無往不勝之心,亦可謂昭然若揭。
乙未割台作為台島命運的重大轉捩點,牽涉其中的殖民治台官僚、參與戰爭及談判之日人、懷抱海桑之哀的文人士紳,以及新興帝國的協力者,皆各自以其不同方式,表述其論述觀點與心境轉折。除狀寫戰爭苦寒、遺民之慟以及殖民者的睥睨自雄以外,亦可從兩軍對壘之際的戰爭日誌、畫報紀實與章回演義,得窺國族主義與戰爭宣傳之彼此交織。

烽火尺牘
征伐之際的家書尺素與友人間的往返書翰,往往在戰火延燒間,瑣瑣紀錄交戰過程的常民生活與戰地實態,也恰從多方面展現戰況過渡時期的青黃不接。
此次展出的信札,不乏戰事與締約重要人物的書信往返。例如李經方在議和談判之際,以及唐景崧乘船從滬尾潛逃內渡廈門後,分別寫予親朋故舊的信札。就中雖未點到任何關鍵史實的秘辛,但正是在書信魚雁的尋常往返間,卻不慎流露糾纏心緒的百轉千折。
而台灣首任總督樺山資紀致松田芳次郎的信札中,則提到台灣島已歸於大日本帝國版圖所有。但唐景崧致介侯賢婿的書函中,卻如實紀錄台島驟變而決定入山不問世事的苦心孤詣。兩件匆草書就的尺牘,恰恰見證政權更迭之間的成王敗寇,極具史料價值。
此外,征台時期從軍兵士與領台初期行政僚屬的書信,亦在兩地通郵的內容中,鏡映其對這塊帝國新興領土的想像與實感。南島台灣的熱帶景觀與異國情調,對於初臨此地的日人,除是感官的獵奇,更藉由身體的疾患,具體領受格格不入的風土迥異。如何馴服風土氣候所帶來的不適,以及抗爭四起的疲於征討,恰恰是此一時期抵台日人的關注焦點所在。

指導單位:中華文化總會
主辦單位:清華大學圖書館、清華大學文物館籌備處
協辦單位:新竹縣政府文化局、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
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日本研究中心
台灣海峽兩岸朱子文化交流促進會、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